传媒网 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任何一个肩负文明使命的政党和国家都必须重视思想文化的传承。在对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如果只讲守正,就会造成思想僵化,成为束缚今人的“祖宗之法”;如果一味求新,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引发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指明的方向,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守正创新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重要法宝。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正确思想路线,其在真理性、科学性与价值性上都是对守正创新的精准表达。中国共产党守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来研究中国的实际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是笃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基本原理。恩格斯也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而,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就是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品格与方法论底色,充分发挥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有的放矢的学风,在实践中不断坚守和发展真理、追求和捍卫真理。

守正与创新密不可分,要守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就要不断创新。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守正创新的历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主要就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不断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近代以来,西强东弱、国势陵夷,中国思想界在迫切寻找中国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可行道路时,不自觉地将“研究中国问题”转变为了“寻找中国自身问题”,形成了“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状况。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并推进了理论自信,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近代以来的长期被动转为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价值,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汇通人类文明精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明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在思想精神上更加主动、更加自信、更加强大。

守正创新也是中国思想文化沿革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始终坚守正道、以民为本,成就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同时,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又带来了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诗经》中就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中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表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圣道相传的传统和自觉意识,不论是思想形态还是政制形态的发展变迁,都强调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鼎革与因革的辩证关系。《论语》中有“士志于道”、孔子之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说法,传统儒家发展出了一种极强的圣道传承的观念和担当精神,使得中国传统士人均以上承道统、下开新统为己任。董仲舒的“通三统”、韩愈的“新儒学”、张载的“横渠四句”都彰显着中国传统士人的正气和锐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风貌,但数千年不断的文明赓续让统一的精神品格与伦理心智代代相传。正是这种担当精神和守正创新的勇气,让每一代中国人都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其中的“特色”首先就是中国。那么,“宅兹中国”就必然要对何谓中国、何以中国进行解释,这种理论解释的努力将会进一步加深“惠此中国”的认知。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承担起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重任。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精神动力始终来自于中国内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展现了悠久中国历史和思想的常态,更是一种发自民族心底的文化自信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也无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在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行动来承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其伟大的实践和精神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有开放包容的视野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要注重全面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不能局限于传统主流的儒家思想以及道德伦理观念和修身内省方法,还需要吸取转化众多具有宝贵价值的传统学说。如墨家对科学精神和理性知识的高扬,强调“知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的理性认知方法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故,所得而后成”的注重事物因果、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等;又如法家所强调的“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的治国理念,“法与时转,治与世宜”的立法原则,“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等;再如兵家所强调的“兵不顿而利可全”“夫道,不止讲武料敌,必先修德,行政,养民,致贤而已”等重谋略、循大道的战略思维。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脉络,是历史中国积淀下来的宝贵智慧。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生生不息,其核心就在于赓续思想文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借助数千年未断之精神来创新应变。前进道路上,我们需要全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迎接伟大复兴。

同时,还要从多元文明比较的视野来研究如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构建过程中,始终有作为“他者”的东方作为对标物,更确切地说,西方始终是从帝国秩序与地缘竞争角度来看待东方尤其是中国。从孟德斯鸠对“专制政体”的描述开始,西方对内构建以“自由平等”精神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明,对外则塑造东方超大型国家的“邪恶”形象,进而通过发动战争来建立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世界秩序。本质上,西方现代文明的构建并不持有文明多元主义立场,反而是以“西方现代性”的单一标准遮蔽“多元现代性”的完整视野,这极大地阻碍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中华文明则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华文明的诞生不论是“满天星斗”还是通过“漩涡模式”,都是以海纳百川的方式接纳多元文化要素,并在之后的文化发展中表现出鲜明的包容性,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同时,也正因为这份包容性,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和平性,始终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王文轩,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杨瑞仙

审核:张 旭 赵勃阳

监制:张兴

推荐阅读
热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