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网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和引擎作用愈发明显。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博士后发展报告2022》披露,2022年度国家批准名额进站博士后首次突破3万人大关,达32340人,出站博士后总数为20105人,可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科技创新自强自信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严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必须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履行使命担当,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青年科技人才应当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年人才的精神之钙、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科技人才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克服困难的强烈意志和完成目标的决心都来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科技人才的年龄基本在22-45周岁,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但也是对未来规划和理想实现最为敏感的时期,“三观”尚没有完全固化,进入工作岗位后就容易受现实环境迷惑,甚至会背离初心、误入歧途。由此可见,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引领,是保证青年科技人才自身成才、贡献国家的首要前提。

青年科技人才应当具备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潜心研究、专注技术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指出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要发达,就要有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必须主动肩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敢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必须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执着、专注、热爱的态度。必须敢于直面新情况、新问题,敢于打破固有观念、冲破思维束缚,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突破。

青年科技人才应当是青年人的模范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范的作用是巨大的。钱学森、李四光、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居功至伟,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年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家因其为科技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而享誉内外,他们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优秀模范和学习榜样。青年科技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心系人民福祉的胸襟,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时刻保持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状态,遇到困难不退缩、不畏惧,用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身边的人,将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下一代青年人树立追赶的目标、励志的典范。

二、强化社会实践,助力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青年活动、青年座谈交流讲话中多次就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为举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聚集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必须将基础研究和学科教育交叉融合起来,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培养青年人才成为突破核心技术的主力军。科学研究和创新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障创新能力,要想让青年人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创新上,就必须首先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着力从教育投入、科研设施、经费支持、奖励机制、人才流动、企业税收以及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除此之外,必须最大限度地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科研环境,提升青年人才责任心和归属感。

以增强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实践为抓手。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青年科技人才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从科学的视角出发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将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深度融合,找到解决最紧急、最紧迫问题的科学研究路径,特别是在医疗、药品研发、基础原材料、石油天然气、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等行业领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同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提前做好规划部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实现与时俱进、达到主客观统一。青年科技人才必须深入一线、躬身实践,必须扎根基层、潜心钻研,最终才可能实现创新与突破。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熟化

当前,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突飞猛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也在不断发展,科技成果的转换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在科研水平整体大幅提升的同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必须跟进步伐。体制不科学、机制不理顺,必然导致整体创新改革效能不高、资源整合不到位、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后,最终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熟化、发挥效益。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政府作为体制改革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应将各种社会力量凝聚起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深度结合。坚持“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发挥市场在技术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抓好评价考核制度等基础改革,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资产评估。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企业必须站稳创新主体地位,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融合一体化合作机制,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共享。引进高科技实验设备,建设优质实验场所,积极为青年人才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增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互动,提高科技成果转换效率、转化效果。探索设立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相关单位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孵化器作用。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全力推动科技人才培养变频调标。大胆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自主权和决定权,不因科研压力、职称评选、经费使用等因素束缚,真正让具备真才实学的青年科技人才将工作重心放在重要科技问题上,从重大课题立项开始贯穿始终,真正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输送地和孵化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对接企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设置和培养方法,源源不断为企业输送科技人才。

总之,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青年人才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科技事业的未来。当今世界已进入人工智能高度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抢抓机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能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作为、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瑞仙

审核:张 旭 赵勃阳

监制:张兴

推荐阅读
热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