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网 散文随笔|郭华:讲好故事 润物无声

散文随笔|郭华:讲好故事 润物无声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讲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关系。不论过去了多长时间,只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就一定会想起这个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讲过故事。比如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讲了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说明官做得越大,越要谦虚谨慎。在县委书记研修班上,他讲了山西右玉县治沙造林的故事,说明抓任何工作,都要有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非常善于讲故事。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闭幕会上,他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了党和人民夺取革命全面胜利的信心。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更是经常讲故事,既有历史故事,也有生活中刚刚发生的故事。他在给中央警卫团的战士们谈保密工作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警卫团的战士回到陕北老家去探亲。当然,这个警卫战士是学过保密纪律的。回到老家后,当年陕北的一个老游击队员问那个警卫战士“你在哪个部队里,干什么工作?”警卫战士回答说:“在北京,搞警卫工作。”听到那个战士在北京做警卫工作,老游击队员当即想到了毛主席,便问了一句:“可见过毛主席?他老人家身体可好?”想到自己学过的保密纪律,警卫战士警惕地说:“我没见过毛主席。”老游击队员是谁呀,当年还抓过国民党派来的特务呢。看着一脸稚气的警卫战士,便试探着说:“听说毛主席病了,还病得很厉害哩!”果然,警卫战士当即反驳道:“不对!这是造谣!”老游击队员紧跟着问:“你咋知道的?”警卫战士脱口而出:“我回来的时候,还亲眼看见毛主席在海边散步呢,毛主席的身体很好,你不要听信谣言!”听了警卫战士的话,老游击队员放声大笑。这时,那个警卫战士才感觉到自己上了当,伸手抓着脑袋,脸色变得通红。老游击队员笑着说:“娃,你还小呢!”据警卫战士回忆,毛主席讲完故事之后,自己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本来十分严肃的保密话题,被毛主席讲得这样生动活泼。

好的故事的魅力就在于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却又能让人深刻记取其中的道理。

秦皇岛图书馆坚持开展“星星姐姐讲故事”志愿服务

其实,回头想想,我们每个人所掌握的许多思想和道理,都是从故事中学来的。从小学开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耐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前提。“十根筷子折不断”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今天人们常常讲“抱团取暖”,不就是“十根筷子折不断”引申吗。还有那个非常简单却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小马过河”,仍然保留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

老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则说河水很深,而且言之凿凿地说: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包括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很浅,松鼠却说很深;为什么小马最后得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结论,今天我们早已了然于胸,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这所有的启迪,最早不都是来源于当年读过的故事吗。

张艺谋说过,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讲好一个故事,小说更是如此。这些年,作家们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最后读者记住的还是故事。现在许多网络小说和视频短剧的作者完全没有生活依据,如果不是电灯、汽车、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化的标志,单是依据其中人物的身份、称呼、动辄百亿订单的气派,比喝水还简单地杀人害命,你真的说不清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始自今日,荷兰人高罗佩撰写的《大唐狄公案》,由于影视剧的传播,狄仁杰断案已经妇孺皆知。其中的许多故事就是高罗佩先生拍脑门拍出来的。还有《施公案》《彭公案》之类的公案小说,连衙门办案的程序都不对。但这无关紧要,因为读者只想看故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故事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当然,这里的中国故事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故事,更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但是,它仍然需要有具体的细节,具体的场景,需要有情节的故事。学会讲故事可以改进我们的文风,可以拉近讲话者和听讲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让我们所要阐述的道理更加容易被理解、被接受,也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然而,要想把故事讲好,首先你肚子里要有故事。故事的来源无非三个,一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这就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那些或风趣幽默,或生动感人的故事记下来;二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故事,这就要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虚心倾听别人说话。留意别人讲了什么故事让人开心大笑,又讲了什么故事让人颔首思索;三是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这就需要广闻博览,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累好的故事。毛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对古往今来的故事信手拈来,运用生动贴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始终坚持读书学习。

其次是故事的寓意一定要和你想要表达的观点一致,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如果故事背离了想要表达的理念,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显得不够严肃,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

还有,要注意锻炼表达能力。不是肚子里有故事,就一定能把故事讲好。有句俗话叫“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我们见过许多满腹经纶的人,因为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吞吞吐吐讲不出故事来。当然,讲故事并不是判断人才优劣的唯一标准,荀子说过:“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能干不能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从讲好故事的角度说,能够把肚子里的故事倒出来,或给人以启迪,或给人以愉悦,还是要重视表达能力。没有人要求像评书演员讲故事那样,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但语言要精练,寓意要深刻,借用一句相声术语,要有“包袱”(笑料),而讲故事中的所谓“包袱”就是通过故事概括出的道理。


来源:乡音杂志社

编辑:李凤智

推荐阅读
热度新闻